白腊树

发布:管理员时间:2020/7/24阅读:1642

所属类别 :植物
白腊树,学名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。因树上放养白蜡虫,故取名白蜡树,又是固沙树种。木犀科白蜡属植物的通称,亦称梣,是木犀科梣属的植物。
该属约70种,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,极少数向南延伸至热带,中国约有20余种白蜡树。其木材坚韧,耐水湿,制做家具、农具,胶合板等用,枝条可编筐,树皮称"秦皮",中医用作清热药。
落叶乔木,高达10-12米。树皮灰褐色,裂皱浅细。羽状复叶对生,有长柄,小叶3-7,通常为5,卵形,罕有长卵形或宽卵形,顶端1片最大,长8-11cm,宽3- 4.5cm。春末开浅绿色小花,与叶同时开放,成顶生及侧生圆锥花序,花单性,雌雄异株或杂性,花萼细小,4裂;无花冠;雄花有2雄蕊;雌花具上位子房,花柱细长,柱头2浅裂,蒴果窄长倒披针形,小坚果位于翅的基部,花期5月,果期8-9月,白蜡树是生物蜡的重要来源。
基本

形态特征

白腊树为落叶乔木,高10-12米,树皮灰褐色,纵裂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,被棕色柔毛或腺毛。
小枝黄褐色,粗糙,无毛或疏被长柔毛,旋即秃净,皮孔小,不明显。羽状复叶长15-25厘米;叶柄长4-6厘米,基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
分布情况
产于南北各省区。多为栽培,也见于海拔800-1600米山地杂木林中。越南、朝鲜也有分布。
本种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,分布甚广
主要价值
主要经济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,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。贵州西南部山区栽的 白腊树枝叶特别宽大,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状态。性耐瘠薄干旱,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。具有绿期长、树形美观、大枝少、小枝丰富细长、叶片狭长光滑、生长快等特点,适宜城镇造林绿化。由于绿期较长,当年新枝浅绿色,会给晚秋的都市增加一片绿意,延长了树木的防护、生态效益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由于生长迅速,萌芽抽生早,可提前形成绿色景观,更早地取得防护效益。再加之干性明显,树形美观,林相整齐,大大地增加了城镇及行道的美化效果,提高了绿化水平。植株萌发力强,材理通直,生长迅速,柔软坚韧,供编制各种用具;树皮也作药用。
本种最迟于18世纪末期已引入印度、日本以及欧洲和美国。模式标本采自原产中国引种于印度的植株。
树皮(秦皮):苦、涩,寒。清热燥湿,收敛,明目。用于热痢,泄泻,带下病,目赤肿痛,目生翳膜。 叶(白蜡树叶):辛,温。调经,止血。 花(白蜡花):止咳,定喘。用于咳嗽,哮喘
栽培技术
在幼苗生长过程中,加强对幼苗的抚育管理,是培育壮苗的关键。
  灌溉排水
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,合理的确定灌溉时间和数量。在种子发芽期, 白腊树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,灌溉应少量多次;幼苗出齐后,子叶完全展开,进入旺盛生长期,灌溉量要多,次数要少,每2~3 d灌溉1次,每次要浇透浇足。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。秋季多雨时要及时排水。
春季播种培育实生苗,加强管理,当年秋季凡地径达0.4厘米以上者,均可进行带木质部在地径处芽接,该方法成活率高,繁殖系数大。亲合后的苗子可于当年冬或翌春移入大田进行定植。竖春当树汁开始回流时剪砧。分二次进行,第一次在嫁接部位以上20厘米~30厘米处平截(目的保证汁液大量回流,确保接芽恢复活性)。第二次在芽体开始萌动时,在嫁接部位以上0.5厘米~1厘米处平截。与此同时进行解绑。解绑后为减少养分消耗,保证嫁接芽体正常成长,积极做好除萌工作,定苗后,加强苗期管理,除肥水充足外,要及时中耕、除草、预防病虫害。这样,其优良特性便能显现出来。
松土除草
本着"除早、除小、除了"的原则,及时拔除杂草,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, 白腊树苗木进入生长盛期应进行松土,初期宜浅,后期稍深,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。苗木硬化期,为促进苗木木质化,应停止松土除草。
追肥 苗木施肥应以基肥为主,但其营养不一定能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,为使苗木速生粗壮,在苗木生长旺盛期应施化肥加以补充。幼苗期施氮肥,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、钾肥或几种肥料配合使用,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,多施钾肥,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(如尿素、磷酸二氢钾、过磷酸钙)为主,少量多次。
苗间为调整苗木密度,需进行间苗和补苗。白蜡种子育苗的圃地,一般间苗二次,第1次在苗木出齐长出两对真叶时进行,第2次在苗木叶子互相重叠时进行。间苗应留优去劣,除去发育不良的、有病虫害的、有机械损伤的和过于密集的苗子。最好在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间苗。



病虫害防治
在白蜡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,应从冬耕、土壤消毒、精选良种、种子消毒、合理施肥、适时早播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,预防病虫害的发生。白蜡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,主要害虫有卷叶虫和天牛,前者危害嫩叶,后者蛀食枝干。发现病虫害,及早消灭。
白蜡盆景
白蜡盆景,学名:FraxinushupehensisCh'u,ShangetSu,属于落叶乔木,木犀科,中国湖北特有种,仅分布于钟祥市、京山县,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等地。
习性特征
高达19m,胸径1.5m。羽状复叶,小叶7-9(11),革质,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。花杂性,密集簇生于甚短的聚伞花序中。翅果匙形。
分布与习性
树体耐旱、耐湿、耐高温,喜肥、喜水、喜阳光
造型
 1、白蜡树桩的定枝整形
第一年萌发的新芽, 要视各树桩发芽长枝的旺弱来处理。
对于旺树,一般到八月上旬立秋以后,大多数枝条长至40cm以上时,进行定枝,留下符合造型方向的枝,丛生枝留1-2枝,余则去除。定枝后每隔一星期按植桩面积,每平方米10g ~20g施尿素肥一次,促其新生枝增粗。因白蜡在日平均气温150c以上时均可生长,新桩只要水、肥和阳光充足,当年至霜冻前旺枝基部直径可达20mm以上。因此对于顶生枝应先对其掐尖控长,(快速成型的商品桩则可剪定一级枝,年底剪定二级枝)。底部和其它部位需增粗的枝,则放任生长。管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,发现干身出枝基部萌发多余枝应及时抹除,否则疯枝会突长,白白消耗养分,影响定型枝生长增粗。霜冻落叶后,即可上盆。从砂床中挖出桩材,抖掉根上砂砾,剪去过长根须,剪定枝形。根据桩形大小配植,填上营养土,浅盆应打上围子,不使须根露出盆土面。最后,浇足水分,加强越冬管理。如砂床不急于利用,可于冬季剪枝,春季发芽前夕上盆则更好。
对于弱枝,虽发芽抽枝,而根未长出或长得稀少,应继续植于砂床中培植,待第二年根、枝长旺后再上盆。切忌急于剪枝上盆,影响成活率。
2、白蜡枝片的造型
白蜡是生长旺盛的速生树种,经一年基干枝的培育剪定后,除少数特意留长增粗的顶生过渡枝、飘枝、俯枝外,大多数枝第二年即可剪枝蓄片了。初期一、二级枝以扎(拉)为主,以剪为辅,后期枝片基本成型后以剪为主,以拉为辅,一般采取先上后下,抑强扶弱的剪枝手法来修剪。先上后下:即树体上部枝先剪,过一段时间再剪中部枝,再隔若干天剪下部枝。同一枝片,上扬枝先剪,待平行枝长到比上部枝要粗时再剪。抑强扶弱:同在上部的强旺枝要先剪若干天,等弱枝长到一定粗度时再剪。目的使枝的粗细与它所处的位置相配。
对于长势特别旺的树材,除平时注意控制外,可进行摘叶剪定枝片。
到秋季霜降后,树时经霜凋谢,枝形裸露,对观察枝(片)的走势走向,前后穿插、高低错落、位置形态十分有利,这时可对枝形来一次精心的修剪扎缚。能剪到位的用剪来完成,剪不到位的,可用铝丝缠绕弯曲牵位到位;有的枝片过于上扬或方向、位置欠佳,用铝丝或绳索牵拉到位。对节白蜡应特别注意它的对生枝和蛙腿枝:干上定枝和一、二级枝上要错开剪去对生枝;蛙腿枝可一边蓄长,一边剪短或改成掉拐枝。
养护
白蜡盆景的管理养护工作,可以用"大水、大肥、大太阳"来概括。大水:即须有充足的水分,偏湿比干好;大肥:生长季节薄肥勤施,为便于树体吸收、避免肥液浪费,宜5-7天施一次。施肥时间一般于晴天下午盆土偏干时进行,施后浇水冲叶。阴雨天盆土湿时树根呼吸不畅,施肥后树根不易吸收;大太阳:即便是三伏酷热天,只要水分跟上,380c~400c的高温强阳光,亦见其抽芽生长,枝尖很少有自剪现象,可见其适应性特别强,判断它缺不缺水、肥和阳光,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其新梢发芽情况:肥、水和阳光充足时,树梢发出的枝粗壮,嫩枝、叶呈紫红色,渐转绿色;不足时,发出的枝细弱,嫩叶淡绿色。

栽培地点:郾城区实验幼儿园

漯河众享文化提供技术支持,技术联系电话15039593311

帮助客户超越竞争对手

让您的广告更加精彩

 

推荐阅读

http://shop.shidaidiy.com/app/index.php?i=280&c=entry&m=ewei_shopv2&do=mobile&wxref=mp.weixin.qq.com#wechat_redirect